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莊麗醫生

【了解認知障礙 ・ 下】治療認知障礙:勿錯過早期黃金階段

資料來源: 醫理說


十年前的社會氣氛多少有點抗拒認知障礙症,覺得人老了就是會衰退,不用特別理會。可幸是隨著社會進步,近十年香港人對認知障礙的認識普遍較深,現在至少知道這是種病,需要處理。即便如此,不少患者求診時已經到達中後期,錯過了早期治療的黃金階段。


要知道長者若然被動的長留家中,衰退速度可以很快,可能一年內就會從初期到達中期。本文上半部分已講解了及早診斷的重要性,即使一旦確診,亦無須太過憂心,皆因目前醫學上有不少方法可以暫緩認知障礙症的惡化,越早治療效果越佳。此部分將介紹認知障礙症的各種治療方法,如發現家中長者有認知障礙的話,應盡快求醫以免延誤治療。


• • •


藥物治療配合非藥物治療 成效最佳


目前有不少藥物與非藥物方法可以暫緩認知障礙症,研究證實雙管齊下最有成效。傳統藥物如谷氨酸鹽受體拮抗劑,能有效改善徵狀、延遲病情轉壞,另外還有一些精神科藥物如抗抑鬱藥、鎮靜劑可以處理患者的行為和情緒問題。不過,雖然這些藥物確有效果,但不能夠治本。反之現在有越來越多營養相關研究證實有效,所以亦陸續有科研機構推出針對認知障礙症的醫學營養補充劑。由於不是藥物,其副作用也較少,是治療認知障礙症一個不錯的新方向。


至於非藥物治療,傳統方法包括認知訓練、懷緬治療、感官刺激等。當然亦有一些新更有效的方法,例如適合早期至中期患者的認知刺激療法。這課程共14課,以小組形式上課,在英國每一個認知障礙病人都規定要參加。當中有不同活動內容刺激病人思考,當病人多運用腦部功能時,腦細胞之間的溝通較活躍,就可以減慢退化。

最近亦有另一套新課程,適合剛剛開始發現有記憶力問題,又未診斷為認知障礙的人士。 此課程已被外國研究證實有效,會從不同範疇幫助病人,包括體能運動、認知活動、社交活動、營養諮詢等。有研究顯示此課程可以減慢認知障礙患者記憶衰退速度。


• • •


以興趣為先 增長者運動動力


不少人好奇多做運動是否可以預防認知障礙,其實運動只是其中一部分。要覆蓋剛才提及的課程範疇,預防效果才會顯著。而且,運動必須包括帶氧運動和阻力運動,前者像是踩單車、跑步,後者例如踢沙包、舉啞鈴等,但長者未必對這些運動感興趣,因此缺乏運動的動力。


要提升長者的參與度,可考慮把這類運動變成活動,最好是一群人有熱鬧氣氛,吸引長者參加。例如用社交舞作切入點,氣氛輕鬆之餘能夠運動到大肌肉,長者也會感興趣。 作為子女不妨與家人討論他們的興趣,再尋找有關活動讓家人參與,治療自然事半功倍。


莊麗醫生 – 老人科專科醫生


陳汝威 (Danny) – 註冊職業治療師


文章同時載於AXA Blog及Emma by AXA(AXA安盛的手機應用程式)


8 次查看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報章來源:晴報Skpost 俗語說「食得是福」,能夠品嚐美食就是種福氣,這對一般人而言是平常事,但對吞嚥困難的患者來說,美食當前也可能無福消受。醫生提醒,若出現吞嚥困難問題,應盡早求醫,配合言語治療師的幫助及治療,有機會可改善情況,重拾進食的樂趣,也確保能透過飲食攝取充足營養,維持健康。 吞嚥困難可致突然消瘦 老人科專科醫生莊麗表示,長者一旦突然消瘦,不一定是患有重病,有可能是出現吞嚥困難。曾有一

文章來源: skypost晴報 長新冠症狀困擾許多新冠肺炎康復者,當中味覺改變會影響到食慾,這看似比腦霧、失眠等症狀輕微,但對長者來說,卻是一種危機。有醫生指出,第五波疫情後,因長新冠後遺症而營養不良的個案越來越普遍,嚴重時可能增加肌肉流失及跌倒風險,建議家人多留意長者飲食習慣,必要時透過營養補充品彌補所需。 72歲的鄭婆婆在年初第五波疫情中不幸「中招」,幸當時徵狀不算嚴重,隔離一星期後已能痊癒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