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關顧老友記需要 新冠疫情4大注意重點

作家相片: 莊麗醫生莊麗醫生

資料來源: 輝瑞會


近日新冠疫情有放緩跡象,但我們仍然未能鬆懈,必須繼續做好防疫措施,才能避免死灰復燃。特別是長者的抵抗力較低,如果同時有多種疾病,便更易有感染風險或其他弊病。因此在非常時期,我們必須格外注意老人在飲食、運動、情緒及社交支援的需要。

一、攝取足夠營養增抵抗力


首先我們要讓長者保持均衡飲食,吸收足夠的營養素;較為人熟知是維他命C及蛋白質,可增強身體抵抗力。至於維他命D同樣重要,除了幫助激活免疫細胞之外,維他命D可調節細胞ACE2接收器的表現,而ACE2可保護肺細胞免受新冠病毒傷害。有研究指出,在維他命D攝取水平較高地區,新冠感染個案及死亡率亦較低。另外,硒具抗氧化功能,有研究發現如果攝取硒不足,便會增加感染機會。至於同樣有抗氧化功能的鋅,亦能強化免疫系統。

  • 維他命D來源維︰三文魚、沙甸魚、吞拿魚、標明加入維他命D的牛奶、奶製品、豆奶或早餐穀物等。曬太陽亦可令人體自身合成此營養素

  • 硒來源︰全穀物食物,如全麥麵包、紅米或糙米,以及肉類和海產

  • 鋅來源︰肉類、海產、種籽、果仁、牛奶及奶製品


二、抗疫不忘鍛鍊體格


在50歲後,身體每年便會遞減1%肌肉,而肌肉減少可影響體能、免疫力及增加感染風險,所以老人必須注意肌肉比例是否適當。在疫情期間,很多年老患者因不再外出而減少身體活動,待再覆診時,行路竟變得搖搖擺擺,步速減慢。如果肌肉過度流失,更會患上少肌症(Sarcopenia),令人四肢無力及步行緩慢。另外長者也要小心衰弱症(Frailty)——患者的身體猶如「縮水」,而且常感疲倦及行路變慢,在疫情中會較易有感染風險。


就筆者所見,在同一年齡層,有長者需整天臥床,但仍有人可以跑步,可見保養身體的重要性。因此,長者在疫情期間,於家中仍要保持運動,筆者建議讀者可上網搜尋「椅子舞」教學,適合行動不便的長者或家中狹小的人士,坐於椅上仍能活動手腳,訓練肌肉。


三、過度憂慮疫情影響情緒


疫情爆發可對人們構成壓力,近日多位病人覆診時,均表示不同程度的憂慮和恐懼,甚至引起強烈情緒。例如早前的搶米事件,有患者想起兒時日軍入侵的時期,非常擔心家中糧食不足。其實最簡單的方法是向家人主動傾訴,講出心中憂慮;即如這位患者,他道出想法後,子女便表示家中糧食齊備,讓患者放下心頭大石。於疫情期間,長者未必可經常跟親友見面,其實仍可透過社交網絡或視像電話保持聯繫,家人仍可作出心靈上的支援。


在應對情緒方面,長者應保持均衡飲食、定期運動及充足睡眠,同時避免以飲酒或吸煙等壞習慣來減壓。閒時可進行呼吸練習及放鬆練習來改善緊張情緒。同時在了解疫情之餘,也要尋求可靠的訊息來源。若負面情緒已影響日常生活,便要向專業人士求助。


四、未雨綢繆擬定關顧計劃


家人可為老人制定關顧計劃(Care Plan),內容可按長者需要而定,免得遇上突發事時手足無措,或是不知道可向誰求助︰


關顧計劃清單

內容

  • 確認長者每天服用的藥物種類,為他們提供至少4周份量的處方藥和非處方藥。

  • 購買長者所需的醫療用品(按其個人需要安排洗腎或傷口護理用品等)。

  • 儲備不易腐爛的食物。

  • 認識長者居所附近可靠的鄰居或社區中心聯絡人,如家人有要事而趕不及前往時,可請求他們立即幫忙。

  • 若長者住於老人院或醫院,應了解誰是聯絡人,可隨時查詢長者狀況,以及了解其他住客或病人的健康狀況。

  • 其他事項

老人科專科莊麗醫生​​

Comments


WhatsApp: (852) 6315 7733

Tel: (852) 3421 1063

enquiry@hkbrightmed.com

九龍尖沙咀廣東道5號海港城海洋中心13樓1313室

bottom of page